第(3/3)页 只要肯干,两口子加起来,一天得六七十个工分。 这是什么概念? 前不久大队有人悄悄的透露,按照煤矿的产量,还有剪纸画的收入,今年双水湾的日值,不会低于七毛。 而一个日值便是十个工分。 按照这么算,两口子一天差不多五块钱的收入。 一个月就是一百五。 城里的工人一个月才多少钱? 也就三四十的样子,这还得是好点的单位。 双职工家庭,两口子加起来,也才六七十。 这么算的话,双水湾两口子赚的,比城里双职工两口子多一倍。 一个月能赚这么多钱,甚至抵得上往年一年的收入,哪个不兴奋,不憧憬,不拥护孙向阳? 自然也就让最近看起来无所事事的孙向阳威望不断的拔高。 就算今天孙向阳说要当双水湾支书,不用等第二天,当天晚上就会有人去找老支书‘商量’,然后连夜开大会,全部举手通过。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。 双水湾的社员能够赚这么多,让周围的生产大队已经不单单是眼红的问题了。 所以这次为了能来双水湾煤矿干活,那些生产大队私底下不知道闹了多少事情。 而以双水湾社员的这种收入,在这边建个供销社,也是正常的事情。 接下来的时间,双水湾如同上紧了发条,再度轰隆隆的加快脚步发展起来。 两个月后,那个比之前扩大了足足一倍的矿井终于竖好,不管是绞车,还是矿车,通风设备,开采设备,全部由矿务局那边援助。 对双水湾来说,这无疑是笔大钱,可对于动不动就是中型煤矿的矿务局来说,实在不算什么。 只是按照协议,这些设备的归属权是矿务局的,双水湾只有使用权,将来如果坏了,淘汰了,也没资格处置卖废铁,仍旧是矿务局那边的财产。 但因为是援建的缘故,矿务局并不占双水湾煤矿的份额。 这便是援建的意义所在,只为了让双水湾煤矿扩大规模,产量。 这两个月,郑副科长几乎都待在双水湾,老老实实,兢兢业业,因为他偶尔得知了张自强老爷子的身份,也知道了苏慧晚跟孙向阳的关系。 为此,他甚至帮双水湾弄了一套洗煤设备,以及两辆铲煤车,同样属于援建的一部分。 有了这套洗煤设备,炼焦厂那边的收购价格也随之提高了一些,毕竟以前送的煤都是没有洗的,里面混杂着不少尘土跟废石。 到了炼焦厂那边,再处理。 而现在,双水湾可以凭借这套设备,直接处理,炼焦厂节省了成本,自然要有所回报。 尤其是这次矿务局都跑来援建了,炼焦厂只要不傻,就知道该怎么做。 甚至,原本打白条,一年一结算,现在也变成每个月结算一次,总之,坚决不能让双水湾煤矿吃亏。 于是,双水湾在信用社账上的钱快速的膨胀起来。 当然,双水湾的这种发展,有点畸形,不属于正常情况,别人就算想比都没法比。 而孙庆余现在也终于能挺直胸膛,‘趾高气昂’的面对所有人,就算面对老支书他也半点不虚。 以前:我的老支书,咱们真没钱了,一分都拿不出来了,伱就算打死我也没钱。 现在:哪里还需要钱? 自然而然的,双水湾开始变得有些浮躁起来。 不是一两个人的浮躁,而是所有人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