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,莫过于自己喜欢的女子不喜欢自己,而更大的悲哀,则是自己连站在她面前,大声告诉她,自己喜欢她的勇气也没有。 但或许,人世间总要有那么点悲哀去润色这个难明的世界吧。 但终究,他和她也算是没了交集。 她依旧当她的豆腐西施,偶尔与那些买豆腐的客人调笑,依旧没见她正眼瞧过哪个人。 所有的交谈,她眼神都是古井无波,就像在与自己对话。 他依旧当他的药铺伙计,终日收购药材,后来活做的好些,也干起了那抓药的活,拿的例钱自然也是越来越多。有时晚上回去的时候,还能去那快散了的集市上提上几两剩下的猪肉,回去让贺大娘加点餐。 虽然贺大娘还是免不了一阵责怪,嫌他浪费钱,说有这吃喝的钱,不如存着当老婆本。 这时,早已比妇女还高大的少年,总会学着那街边大爷一般,双手拢袖,微微佝偻着身子,不让她看见自己神伤的表情。 日子总是一天天过去,他也能偶尔在街上碰见她,也会笑着跟她打招呼,叫她“李姐姐”。 她也会笑着回应,好像每次只有他跟她打招呼的时候,她才能记起他是谁。 少年也慢慢变成了青年,依旧是普普通通的模样,很像他,普普通通,扔在人堆里都认不出谁是他。 唯一好的是,一年年过去,他也慢慢积累了些钱财,将自己那破落的家一点点修缮,也渐渐开始添置一些家具,家也渐渐有了个家的模样。 但一直缺少个女主人。 按照小镇的习俗,男子十八便可以成家了,像他这种二十还单着的男子,实在是少数。 特别是这男子还走了狗屎运,与那孙家的姑爷结上了关系,地位在那孙家药铺也是日益升高,甚至前不久还有人听到消息说要把那间药铺交给他来管。 虽不知是真是假,但不得不说,这个二十岁的青年,在这小镇人看来,还是有着大好前途的。 虽说爹娘早已不在,但这在那些媒人们看来,不是加分项吗? 谁家姑娘嫁过去还想着孝敬公婆,自己俩小年轻好好过日子不好吗。 于是那上门介绍的媒婆,早就快将他家的门槛踏破了。 但无一例外,都被他一一拒绝了。 甚至连那好友苏笙给他介绍的一个良家女子,都被他婉拒。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,哪怕他每天都带着微笑,待人接物更是做的滴水不漏,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,不爱喝花酒,不去那勾栏烟花场所,一切的一切,都是一个好男人的模样。 于是久而久之,就有人说他那活不行,不好意思成亲,怕耽误了人家女子。 但哪怕这么说。 他依旧面带微笑,丝毫不以为意。 她呢? 因为身子骨长得好,早年的时候上门提亲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的。但随着年龄上去,也就门可罗雀了。 毕竟在这小镇里头,谁家愿意取个黄脸婆回去?少给自家干了几年活不说,连那传宗接代之事都有不小的危险。 于是这些年,上门买豆腐的人却是越来越多,可真正正眼看她的人却是越来越少。 也有邻居说,因为这事,她爹那个酒鬼对她也是时常打骂。 于是这年轻人就多了个爱好,喜欢上了她家的豆腐,每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,不论晴雨,他都会雷打不动的去她家买上两块豆腐。 没再叫她“李姐姐”,而是直呼其名,笑着叫她李软,是真的笑着。 可惜的是,女子好像已经忘记了他是谁。 但男子也不在意,能每天这样去看她一眼,也挺好的。 唯一发现异样的,是他那唯一的好友苏笙,因为他知道,其实买豆腐的他,其实天生就不爱吃豆腐。 但也没说,谁还没点自家事儿了。 本来一切都挺好的,除了时间有些折磨人。 但难就难在忽然有那么几天,那豆腐铺子几天没开门,再一开门,便是那豆腐西施要出嫁的消息。 要嫁的还是个花白年纪的老男人,听说是因为给的彩礼钱多,那酒鬼一眼红就答应了。 小镇本就不大,有个红白喜事都会满镇皆知,何况还是一个在小镇里头都有点名头的人。 特别是在那些成了婚的圈子里头,毕竟谁家男人没去那豆腐铺门口转过,又有哪个女子说那豆腐西施整天托着两个大球,也不嫌累。 于是这事,也就挺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