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前几天桂军第21集团军的仓促猛攻,伤亡实在太过惨重,精锐损失殆尽,整个战线已经千疮百孔,士气也受到了沉重打击。 10月26日,拂晓。 在鬼子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的持续猛攻下,苦苦支撑的大场防线最终被突破,陷入敌手。 至此,鬼子兵锋已经直逼沪上市区。 第9集团军司令张冶中将军无奈之下,只得下令。 方默的独立第21旅,以及第36师、第87师、第88师等残余部队,放弃外围阵地,节节抵抗,缓慢后撤,退入沪上市区,准备进行残酷的巷战,死守沪上。 仗,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。 令人扼腕的是,金陵方面的最高决策者,考虑的依然不是及时止损,保存这几十万精锐部队的有生力量,主动后撤至预先构筑的吴福、锡澄等国防工事进行持久防御。 而是像赌徒输红了眼一样,为了所谓的“国际观瞻”和政治面子,继续将宝贵的兵力填入沪上这个无底洞。 强行命令部队在即将被鬼子海陆空三军火力完全覆盖的沪上市区,与优势敌军硬顶、死拼。 方默接到命令后,望着地图上那不断收缩的防线,心情沉重无比。 他知道,最残酷、最血腥的阶段,即将来临。 他的独立第21旅,即将在这座东方第一大都市的残垣断壁间,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,展开一场前途未卜的殊死搏杀。 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,部队开始有序后撤。 ----- 远处,鬼子的炮火已经开始向沪上市区延伸。 隆隆的炮声如同闷雷,天际线处不时腾起巨大的烟柱和火光,滚滚浓烟遮蔽了天空。 10月29日,天气骤然冷了不少。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,稀稀落落的雨点飘洒下来。 方默搓了搓手,感觉周身寒意不减。 虹口公园此刻早已面目全非。 草坪被纵横交错的战壕和铁丝网割裂,假山和亭台被改造成了机枪堡垒和观察所,到处可见沙袋垒砌的工事和官兵们的身影。 在一片相对空旷的场地上,独立第21旅旅部以及附近休整的官兵们,正肃立雨中。 队伍前方,一根临时制成的旗杆巍然矗立。 方默站在队伍最前方,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。 他的身后,是周卫国、孟烦了、钱明、赵雷等一众军官,再后面,是无数经历了连番血战、军装破损、面带硝尘的官兵们。 “升旗!” 方默的声音穿透雨幕。 两名身材高大的士兵用力拉动绳索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