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他又不能公然抗命。 只能一边回电“遵命”,一边尽可能拖延时间,集结部队,做做样子,心里则将那纸上谈兵的蠢货骂了无数遍。 10月20日,被寄予厚望的桂军第21集团军精锐终于抵达沪上。 金陵方面似乎又看到了反攻的希望,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划大规模反击。 然而,鬼子的援军来得更快。 就在桂军到达的几乎同一时间,鬼子第16师团也在狮子林、川沙口一带登陆。 至此,涌入沪上战场的鬼子兵力已经高达5个师团又1个旅团外加数支重炮联队和战车大队,总兵力超过十万人。 ----- 在金陵方面的严令和不断催促下,大夏军队在沪上战场发起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反击。 最后一支生力军,桂军第21集团军的精锐。 连同中央军最宝贵的家底,第2、第3、第4、第10、第16独立炮兵团,以及教导总队直属炮兵营,甚至中央军校炮兵练习队的学员们,全都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注定惨烈的进攻。 炮火准备前所未有的猛烈,几乎将所有库存的炮弹都倾泻到了鬼子的阵地上。 方默也没有丝毫保留,出动561团、562团主力以及装甲突击团,近万人的精锐部队从侧翼对鬼子发起了猛攻,试图配合正面攻势,撕开鬼子的防线。 刹那间,整个战场化作了真正的熔炉。 双方数以万计的士兵在狭窄的地域内疯狂对射、搏杀,炮弹如同雨点般落下,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惊人的伤亡。 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全线猛攻打懵了,前沿阵地一度动摇。 但很快,他们就展现出了其丧心病狂的一面。 面对大夏军队决死般的冲锋,狗急跳墙的鬼子指挥官竟然悍然下令,使用了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化学武器——毒气弹。 一时间,阵地上空响起了不同于普通炮弹的、更加沉闷的爆炸声。 一团团黄绿色的、带着浓烈刺激性气味的烟雾迅速弥漫开来,顺着风向,向着进攻中的大夏军队飘去。 “毒气!快戴防毒面具!” 幸运的是,方默对此早有准备。 之前数百次的初级抽奖中,他早已获得了数千具防毒面具,并优先配发给了麾下的一线官兵,防的就是鬼子狗急跳墙的这一手。 独立21旅的官兵们立刻停止前进,迅速从挎包里取出防毒面具戴上,动作还算娴熟。 虽然视野和呼吸受到影响,但至少避免了大规模的中毒伤亡。 然而,担任正面主攻的桂军第21集团军和其余中央军部队,就没有这么幸运了。 他们极度缺乏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。 面对扑面而来的致命毒雾,许多士兵只能用水浸湿毛巾或布条捂住口鼻,但这对于持久性的糜烂性毒气来说,效果微乎其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