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方默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图上,大脑飞速运转,推演着鬼子的战略意图。 由于他的出现,这个平行世界的沪上战役已经有了巨大变化,沪上市区的鬼子海军陆战队几乎被全歼。 那么第3师团在吴淞口登陆,其主要目的,恐怕已经不是直接进攻沪上市区,去救那些已经不存在的海军马鹿了。 想到这,他拿起红蓝铅笔,在地图上画着箭头。 他们的真正目标,应该是这个—— 方默手中铅笔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一个点,杨行。 先占领吴淞镇,接着占领杨行,向西扩展登陆场,巩固滩头阵地。 然后,与正在川沙口、狮子林一带登陆的第11师团取得联系,形成钳形攻势。 笔尖从吴淞口和川沙口分别划出两条箭头,最终在罗店附近汇合,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。 男主的部队就在吴淞镇到虹口一带布防 第3师团的最终目标,是侧击甚至包围大夏在罗店方向的主力兵团! 指挥车内一片寂静,只有发动机的嗡嗡声和电台里细微的电流声。 罗店,正是连接沪太公路的战略枢纽。 一旦罗店失守,鬼子就能沿公路长驱直入,直接威胁大场、南翔,甚至截断沪上市区守军的退路。 原时间线里,为了争夺这个弹丸之地,大夏和鬼子双方投入了十几个师的兵力,反复拉锯争夺,尸山血海,罗店也因此得名“血肉磨坊”。 打到9月中旬,罗店反复易手8次。 大夏军队出动了中央军土木系的11、14、67、98师,外加教导总队,川军第20军,桂系第21集团军,东北军的67军,可谓用生命在填罗店这个血肉磨坊。 而方默的21旅呢? 满打满算,加上补充的新兵,也就一万三千多人,勉强一个师的规模。 他是有坦克,有重炮,有火箭炮,但罗店地区地势相对平坦,水网密布,看似适合防御,实则无险可守,而且完全暴露在鬼子舰炮的射程之内。 要是真填进罗店绞肉机,被舰炮围着炸,也不过能多扛个一两天。 不仅无法达成任何战略目标,反而还会把吴淞镇让开,导致鬼子第3师团可以长驱直入。 这笔买卖,太亏。 想到这,方默摇了摇头,打消了直接西进罗店的想法。 第(1/3)页